這個村石頭房子有故事
本報記者 李寧 李臻 通訊員 張義
上月底,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傳來喜訊,1352個村落列入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,睢寧縣姚集鎮黃山前村名列其中。
傳統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較早,擁有較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,保存比較完整,具有較高歷史、文化、科學、藝術、社會、經濟價值的村落。
10月27日,記者驅車沿324省道從西向東行駛,過了鯉魚山橋,從道路北側一條小路就可直抵黃山前村。
黃山前村,顧名思義,因背依黃山而得名?!包S山”的名字在典故軼事中流傳,已不可考。村莊南部地勢平坦,北部民居依山而建,村莊內部有游園、水井分布,整體呈現山、水、村相融合的空間格局,與北側黃山千畝林海相依。
循村中主路一直向北,經過“山前人家”大門,目光剛掃過“山前林舍向陽而居”幾個大字,就被一棟棟新舊不一的石頭房子所吸引。
這些石頭房子,無論是院落圍墻還是房屋墻壁,都是用石頭所砌,層層疊疊,不見一丁點的水泥和砂土。在一棟石頭房子外面,掛著一個“睢寧縣歷史建筑——黃山村石頭房”牌匾,對建筑風格進行了介紹。
“這些石頭房反映了當地石構建筑的砌筑技藝,都是村里的老石匠所建,現在有這種砌石頭房手藝的人已經很少了?!币傸h委委員、副鎮長王寧說,石頭房采用黃山原生石頭建造而成,質樸簡約,青瓦蓋頂,呈現出獨有的傳統民居建筑風貌。
石頭房子面積大小不一,都是一正兩廂的建筑布局。路過一家,記者推門入院,院內既有高大的銀杏樹,也有低矮的觀賞植株,一把搖椅令人忍不住想停下來休憩片刻。
“這5棟石頭房在黃山前村的最北側山坡上,曾因無人居住年久失修而破敗,前幾年收歸村集體所有后,經過鎮政府統一規劃,在不改變原有建筑風貌的基礎上逐步進行了修繕改造?!秉S山村黨總支書記陳輝強說。
“除了修繕村集體所有的民居外,我們還對山前仍然有村民居住的石頭房進行改造,保護田園鄉村風貌,保留歷史文化遺產?!蓖鯇幐嬖V記者,黃山前村2019年被評為徐州市特色鄉村,目前在鎮里的統一規劃下,村“兩委”把老舊房屋重新修繕,打造成為特色民宿,還將聘請專業文旅公司進行經營,吸引游客觀光消費,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。
除了保留傳統村落的肌理和傳統石頭建筑的風格,黃山前村非物質文化傳承——柳琴戲遠近聞名。
村內柳琴戲的音樂唱腔是在花鼓、肘鼓子、四句腔、溜山腔、鑼鼓沖子等說唱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,其全部唱腔由基本腔、色彩腔和民歌小調三部分組成,目前村內仍有老人定期在廣場組織集體彈奏。
黃山前村前期改造投入2000余萬元,不僅用于石頭房民宿修復改造,村里的廣場建設、游園河塘打造、觀光走廊與涼亭建設、道路硬化、污水管網建設以及綠化亮化、涂白墻畫等方面都得到全方位提升,如今的村容村貌讓村民陳儀明老人感慨萬千:“以前山前哪有什么路,都是土路一路下去,現在好了,村里的水泥路、石板路都鋪好了,路燈也修到家門口了,村里有游園,有涼亭,比城里的公園差不了多少?!?
與鯉魚山莊一河之隔的黃山前村,正努力創建省級特色田園鄉村,依靠傳統村落的魅力和山上澎湃的松濤,將成為姚集鎮乃至睢寧縣一張新的旅游名片。
新聞爆料:0516-82345678 商務合作:0516-85792397 13775881757
版權聲明: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、彭城晚報、都市晨報、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,受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》的保護,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。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,如擅自轉載、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,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。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,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!
-
宋樂偉在沛縣調研
要聞 / 時間:2022.11.22
-
供暖首日,咱家暖嗎
要聞 / 時間:2022.11.22
-
火花城市書房 讓書香浸潤生活
泉山區 / 時間:2022.11.21
-
水美鄉村 農旅融合展新貌
銅山 / 時間:2022.11.21
-
夫妻返鄉種菜搭上“電商快車”
沛縣 / 時間:2022.11.21